1、 根尖囊肿表现下列病理改变,除了
选项:A、 囊壁内衬复层鳞状上皮
B、 基底细胞呈柱状,胞核呈栅栏状排列
C、 囊壁内常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
D、 常含胆固醇裂隙
E 、可见透明小体
答案:B、 基底细胞呈柱状,胞核呈栅栏状排列
1、 急性牙髓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:
选项:A、 淋巴细胞浸润
B、 浆细胞浸润
C、 肉芽组织形成
D、 巨噬细胞浸润
E、 中性粒细胞浸润
答案:E、 中性粒细胞浸润
1、 慢性牙髓炎的主要病理学特征时:
选项:A、 中性粒细胞浸润
B、 血管扩张充血
C、 肉芽组织形成
D、 组织变性坏死
E 、纤维组织增生
答案:C、 肉芽组织形成
1、 关于釉质龋,错误的是:
选项:A、 平滑面龋早期表现为牙表面白垩色不透明区
B、 早期釉质龋脱矿最严重的区域在表层
C、 窝沟龋的病变过程和组织学特征与平滑面龋相似
D、 釉质晶体的脱矿溶解可从晶体的中央开始
E、 扫描电镜下见病损区釉柱间隙和晶体间微隙均增宽
答案:B、 早期釉质龋脱矿最严重的区域在表层
1、 关于牙的发育错误的是:
选项:A、 牙胚由牙板及邻近的外胚间充质发育而来
B、 帽状期成釉器细胞分化为三层
C、 多根牙的形成时由上皮隔的发育所决定的
D、 最早形成的牙体组织为釉基质
E 、蕾状期成釉器的细胞无明显分化
答案:D、 最早形成的牙体组织为釉基质
1、 关于早期釉质龋病变,错误的是:
选项:A、 肉眼观察为灰白色不透明区
B、 透明层位于病损前沿
C、 脱矿主要发生在表层
D、 暗层孔隙增加,占釉质容积的2%-4%
E、 病损体部生长线及横纹较清楚
答案:C、 脱矿主要发生在表层
1、 龋齿的发病特点是牙体硬组织是:
选项:A、 急性间歇性破坏
B、 急性进行性破坏
C、 慢性间歇性破坏
D、 慢性进行性破坏
E、 持续性脱钙
答案:D、 慢性进行性破坏
1、 氟牙症病理学改变不包括:
选项:A、 釉柱矿化不良
B、 釉柱鞘区增宽
C、 釉质生长线明显
D、 釉柱横纹明显
E、 透明层出现
答案:A、 釉柱矿化不良
1、 釉质发育不良,其表面上形成凹陷的原因如下,除外:
选项:A、 造釉细胞分泌釉质基质障碍
B、 牙乳头组织向造釉器突起
C、 釉质基质不能及时矿化而塌陷
D、 基质分泌和矿化都有缺陷
E 、造釉细胞不能分化成高柱状细胞
答案:B、 牙乳头组织向造釉器突起
1、 残留的牙板上皮以上皮岛或上皮团的形式存在于颌骨或牙龈上,婴儿出生不久,偶见牙龈上出现针头大小的白色突起,成为上皮珠,俗称:
选项:A、 马牙
B、 上皮隔
C、 釉上皮
D、 上皮剩余
E、 牙蕾
答案:A、 马牙
1、 因致畸因子影响,面部突起联合失败而导致面部畸形的时间是胚胎:
选项:A、 第6周和第7周
B、 第8周和第9周
C、 第10周和第11周
D、 第12周和第13周
E、 第14周和第15周
答案:A、 第6周和第7周
1、 基底部有纵纹、能主动吸收收纳的涎腺上皮细胞是:
选项:A、 闰管细胞
B、 肌上皮细胞
C、 分泌管细胞
D、 浆液性腺泡细胞
E、 黏液性腺泡细胞
答案:C、 分泌管细胞
1、 不属于硬腭部软组织特点的是:
选项:A、 黏膜下层前部无腺体
B、 黏膜下层后部无腭腺
C、 两侧部黏骨膜较厚
D、 中部黏骨膜缺乏弹性
E、 骨膜与黏膜、黏膜下层附着紧密
答案:B、 黏膜下层后部无腭腺
1、 下列属角化不良的是:
选项:A、 角化层增厚
B、 角化层变薄
C、 基底层细胞角化
D、 透明角质颗粒明显
E 、角化细胞含细胞核
答案:C、 基底层细胞角化
1、 关于牙槽骨生物学特性的叙述,不正确的是:
选项:A、 可由不断新生而影响牙齿发育
B、 受到外界的压力,可表现为吸收
C、 具有高度的可塑性
D、 随牙齿的萌出而不断改建
E、 较牙骨质更容易吸收
答案:A、 可由不断新生而影响牙齿发育
1、 正常结合上皮的组织学特点是:
选项:A、 无角化,有上皮钉突
B、 无角化,无上皮钉突
C、 正角化,有上皮钉突
D、 不全角化,有上皮钉突
E、 不全角化,无上皮钉突
答案:B、 无角化,无上皮钉突